大學-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學-經一章)
 
  “大學"的道理,第一是要使自己本來清明的德性,不被私欲所蒙蔽,而重新清明起來。第二是也要使得天下一般人本來清明的德性重新清明起來。第三是這兩樣工作都要做到最好最完善的地步,才算是所當止的地步。
  能夠知道所當止的地步,然後才有定向。有定向,然後能不妄動。能不妄動,然後能安適。能安適,然後思慮才能精詳。思慮能精詳,然後能得到所當止的至善。凡事物都有個根柢與末梢,凡事情都會有個結局和發端。那明明德就是"大學"的根本,新民就是"大學"的末梢。知止就是開始,能得就是結局。能夠明白這個本末先後的次序,就能夠接近這’大學’的道理了。
  古來的人想使天下一般的人都要把他們本來清明的德性不為物欲所蔽,重新清明起來,必須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必須先整齊自己的家庭。想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必須先修好自己的身。要想修好自己的身,必須先端正他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須先誠實他自己的意。要想誠實好自己的意,必須先極致他自己的知。要想極致自己的知,在於遍格天下各種事事物物的理。
  等到天下各種事事物物的理都格過了,所知的便都徹底到了頂級,所知道的既然都徹底到了頂級,心所發的意就能誠實,心所發的意既然已能誠實,一身所主的心就隨之能端正了,一身所主的心既然已能端正了,自己本身就隨之修養好了。自己本身既然已能修養好了,自己的家就可以整齊了,自己的家既然已能整齊了,自己的國家就能治好了,國既治好,天下就能太平了。
   從天子一直到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如果不能修身,根本就壞了,根本壞了,末梢的國還能治的好嗎?那是絕對不會發生的。這就是把緊要的看的不要緊,把不要緊的看的要緊,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作者

邱銘乾

A good article can bring you wealth and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