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困頓的經歷是給孩子無價的珍寶

親愛的兒子:

爸爸因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課程的緣故到深圳分院上課,所以從台灣直飛深圳跟著深圳的同學們一起上課,課程中的第三天晚上剛好沒有其他活動,我就跟班上陳同學一起去找個館子吃飯,他想起有一位故鄉的好同學現在在深圳的某間大型企業工作,於是試著聯絡他,而他知道同學到來,立刻帶著老婆來跟我們一起見面吃飯。

飯局中我們大夥聊著聊著,餐館裡進來了兩位賣花的小朋友,姊姊約莫11~12歲,弟弟我的估計應該約十歲就同你現在的年紀吧。一開始的時候是那位姊姊先拿了花給我們席間唯一有帶女生的同學好朋友,問他是否買束花給他老婆,他堅決不肯,但姊姊死纏爛打一直不肯走,最後他老婆見狀就從她的腰包裡掏給了他人民幣幾塊錢,打發她趕快走。

結果,弟弟看見後,卻立刻趨前上來接棒跟著糾纏這位同學的好朋友(爸爸有點懷疑是否是真的她弟弟),她弟弟首先到旁邊,請他買花給他老婆,他當然不肯,接下來他就開始幫他搥搥背,抓抓肩膀,並不斷的低聲但不下氣的請他買花給老婆,我那同學的好友顯得不耐煩時,小弟弟他就轉身去哀求他老婆,他老婆一開始也是有點不願意,但是他卻不放棄不斷的推銷。

最後看他們倆夫妻真的不想買,他就要求太太說那可不可以給他一些錢,理由是他們有給他姊姊錢,他也要比照辦理。最後他老婆無可奈何的一樣給了他相同數量的零錢,他連聲道謝後才跟著姊姊離開。

看著他們倆離去的背影讓我感觸很深,兩姐弟年紀都不大,我想他的年紀甚至比你小,但是爸爸卻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到童稚、看不到歡顏,只看到為了謀生的市儈與粗野。

之後,我們在場的這幾個人開始討論了起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覺得那個男孩實在很不簡單,他不疾不徐不慌不亂,態度堅定地邀請買花,他展現出他不達目的絕不中止的神態,讓我們都非常驚訝這跟他看起來的年紀有很大的落差。

若他能受到好的栽培,想必未來將會是一個傑出的商人,只是爸爸卻在想以他的出身跟現在所處的環境,恐怕沒有機會成長及茁壯,甚至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危害社會的人沒人曉得。

我一直在想是哪個狠心的父母叫他們出來拋頭露面的賣花,是不是,當他沒有賣出好價錢回去是否會被毒打一頓?還是,他們是否是被人拐賣來深圳賣花的可憐的孩子。

看著他,也讓我想起了你,想起了每一次跟你的對話與爸爸對你的要求,爸爸要求你自己的工作要自己做爸爸絕對不會幫你一丁點忙,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爸爸太嚴格與囉嗦了?

爸爸要你自己要為自己擔負起的責任,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是因為你是我們家未來的倚靠與棟樑。爸爸從小也是苦過來的,雖然不需要像兩姊弟一樣去賣花。但是小小年紀就跟著你的爺爺到山上割芒草做成掃把去街上賣錢,有時也跟著你的奶奶去工廠裡打工賺錢,這些孩童時的經歷養成爸爸我現在的能力與毅力。

我也一直深深的期望你也能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人,所以希望你能理解爸爸平時對你的要求為何如此的嚴格。不是是爸爸狠心而是希望你能成材。

記得有一次,天真的你突然跟我說你以後長大要買一台法拉利跑車來開,爸爸聽完之後,很認真且鄭重的告訴你,爸爸完全同意且贊成,你若是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去買一台法拉利跑車,爸爸還會以你為傲。

但是,請切記爸爸絕不會用我的錢去買跑車給你開,因為這樣的車子就算是爸爸買來給你開,我想你也不會覺得驕傲或是興奮,因為它不是你盡一切努力去拚搏與奮鬥,成功之後你收割的戰利品與驕傲。法拉利跑車它反而像是是一個溺愛的父親給一個還未長大的男孩買的大玩具,你覺得開這樣子的車子出去街上你真的會覺得很拉風?很酷?

孩子,爸爸非常擔心生活在富裕安樂的環境下的你,是爸爸對你最大的狠心,因為你未出去過、承受過外面烈陽、寒冬的考驗與折磨,你永遠會是溫室裡的花朵。

而那個賣花的男孩在他現在這個十歲多的年紀就已經知道如何堅忍和執著的達成目標,這會不會反而是他的父母給他最好的人生財富?這兩者之間是不是很弔詭?也許二十年後會是這個小男孩自己開著他自己努力工作得來的法拉利跑車而不是你?

當然爸爸不是以金錢來衡量你的未來,而是爸爸真心希望你不僅可以在爸爸、媽媽愛的懷裡成長茁壯,又可以成為一個有能力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的巨人,因為一個有夢想有目標的你,爸爸絕對會以你為傲的,但不管如何,你永遠是爸爸我最最愛的寶貝。

爸爸

20151/10

清朝雍正皇帝改"丘"為"邱"諭令原文

清朝雍正三年,皇帝以避宣聖(即孔子、孔丘)名諱為理由,諭令所有原姓"丘"氏,加耳朵為"邱"。其諭原文如後:

古有諱名之禮,所以昭誠敬致尊崇也。朕臨御以來,恐臣民過於拘謹,屢降諭旨,凡與御名聲音相同字樣,不必迴避。近見各省地名,以音同而改易者頗多。朕天下主,而四海臣民竭誡盡敬如此,況孔子德高千古,道冠百王,以正彝倫,以端風化,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受師資之益,而直省郡邑之名,如商丘等,古今相沿未改,朕心深為不安。爾等會議,凡直省地名有同聖諱者,或改讀某音,或另易他字,其於常用之際,於此字如何迴避,一併會議具奏覆准,嗣後惟祭天子於圓丘丘字不用迴避外,若府州縣地名,有同至聖之諱者,交與內閣撰擬字樣,報部堂。至姓氏相同者,按迺考太公望之後,食采於營丘,因得姓丘,今擬添加 旁,作邱姓,至常用之際,宜從古體,寫作北字。又奉上諭:朕以先師孔子至聖,理應迴避,前降旨令九卿會議具奏,經九卿議覆,凡係丘字,俱加F為邱氏,凡係地名,皆更易他名,至於常用之時書寫,則從古體 字少朕細思今文出於古文,若僅改用北字,是仍未嘗迴避也。 字本有期音,查毛詩及古文作期音者甚多,嗣後除四書五經外,凡遇北字,並加耳朵為邱,地名不必改易,但加一旁,讀作期音,庶乎允協,足副朕尊崇先師至聖之意也。

自清雍正三年,清朝皇帝頒發此諭後,我丘氏一即被強迫改為「邱」氏,直到清朝既亡,民國肇造,民族英雄丘逢甲先生認為:一姜太公為周朝初年人,孔子為東周春秋時人,無前人避後人諱之理。二避諱為封建意識,現在民國是民主時代了,可以不談此套了,所以他登高一呼,力主回復丘氏本來面目,因此,閩、粵一帶族人群起響應,沿用丘凡,唯部份省區族人過于保守,仍用邱氏,致現今丘(邱)氏並行不悖,間有外人誤為兩姓者,非也。

周朝建立的大功臣—姜子牙

姜子牙

本姓「姜」,因為祖先被分封於「呂」,所以又從其封地為姓,稱為「呂尚」。「子牙」是他的字號;由於遇到「西伯–周朝開國的君王周文王」時。他已經是一個七十餘歲的老先生,因此又被稱作「姜太公」。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在歷經六百一三年的統治之後,王位傳給了帝辛,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紂王」。紂王是個聰明有具有軍事才幹的君王,他在位期間甚至將國土拓展到長江流域一帶,但是他殘暴多疑又不斷地南征北討,使著人民承受著非常大的痛苦,從而促使商朝逐漸走向滅亡。

當時的陝西一帶有一個世居於此的古老部落〜周族,周族當時的首領叫做姬昌,號「西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周族是商朝的諸侯與屬國,但是在姬昌的領導之下慢慢強大了起來引起了紂王的猜忌,也因此他下令囚禁姬昌,最後在周族眾多大臣的努力下,奉獻了許多金銀財寶美女加駿馬,才終於將西伯給救回來。

西伯在被釋放來以後,就決心推翻紂王,他四處尋覓賢才、將領,終於在渭河河畔遇到一位垂釣的老者,這位老者就是姜子牙。西伯向姜子牙請教了許多問題後,大大的讚賞姜子牙的才能,於是馬上拜姜子牙為師,並請姜子牙隨他回宮。

姜子牙在遇見西伯之前,一直隱居自修,等待有道明君。他在江上垂釣時,別人的魚鉤都是彎曲並且鉤著魚餌來釣魚。但姜太公的魚鉤卻是直的,上面不僅沒有魚餌而且根本沒有放入水中。因此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

姜太公到了周族以後,一面提倡生產,一面訓練士兵,使得周族的國力有了很大的拓展,而周文王更是發憤圖強、勵精圖治,且以「仁政」號朝周邊部落與百姓歸附,因此在周文王過世前,周的勢力已經強大到足以跟商朝的紂王抗衡。

周文王過世後,由他的兒子「姬發」繼任王位就是後來的周武王,周武王遵照父親囑咐繼續重用姜太公,不斷的強化軍事實力,最後終於在牧野之戰,以五萬精兵擊敗紂王的七十萬大軍。據說當時周武王出兵時,先在父親墳前祭拜,之後再讓父親的神位與軍隊同行,激勵了無數仰慕周文王的人民。當武王行軍經過孟津,會盟各諸侯國時,相傳有八百諸侯不期而至,可見民心之歸向。至於失去民心的紂王兵敗之後倉皇逃回朝歌登鹿臺自焚而死。自此,周朝取代商朝,成為天下共主。

周朝能推翻商朝,最大的功臣便是姜子牙;相傳姜子牙有撰寫兵法書《六韜》,六韜是由文、武、龍、虎、豹、犬韜等六捲論述所組成,內容不僅有突出的兵家思想,且在政治理論上也有很傑出的創見;例如書中強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可見其「重民」、「利民」、「愛民」的思想,這在三千一百年前的部落時代是非常先進的思想。

《六韜》很受歷代兵法家的重視,在國外也很有影響力,日本在戰國時代曾把六韜定為軍事用的教科書,現在有不同的各國語言翻譯版本。

姜太公是周朝的開國功臣,爲周王朝的興起立下了不朽之功。周武王將它封在營丘(山東臨淄北),國號齊。到公元前391年,國相田和將齊國國君齊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爲他的食邑,田和成爲了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公元前386年,周室冊命田和爲齊侯,正式將他列爲諸侯。後來齊康公病逝,姜氏遂絕其祀,齊國全部爲田氏所統治。